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示范区筹建
浙江省“八区两工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数“浙”里
时间:2024-10-24 17:20:00    来源:中宇恒泰

浙江省“八区两工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数“浙”里



近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保护工程建设暨浙江省、青海省地理标志合作交流活动在绍兴举行。会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市场监管局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市场监管局签订《地理标志对口援助工作暨地理标志跨区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浙江省八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和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建设单位代表分别汇报交流建设经验和做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八区两工程”?他们有哪些特色经验呢?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序号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建设单位

1

西湖龙井

杭州市政府

2

金华火腿

金华市政府

3

常山胡柚

常山县政府

4

大陈黄鱼

台州市椒江区政府

5

庆元香菇

庆元县政府

6

绍兴酒

绍兴市越城区政府

7

惠明茶

景宁县政府

8

衢州椪柑

衢州市政府



浙江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序号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

实施单位

1

嵊泗贻贝

嵊泗县市场监管局

2

里奥哈

葡萄酒

青田县市场监管局




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情况


“西湖龙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杭州市将“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区级协会变更至市级协会统筹管理。出台《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在全国首开对“一件地理标志”行“两次地方立法保护”之先河。开发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独具特色的防伪溯源专用标识(茶农标、茶企标),加强从茶叶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每年定期开展“西湖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打击各类侵权行为。每年春茶开采前夕,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西湖龙井茶开采日期和保护举措等信息。2023年,西湖龙井茶一产产值达到6亿元,总产值达到19亿元,居202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绿茶首位,品牌价值达84.35亿元。


“金华火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自2021年金华火腿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以来,金华市做深做实示范区创建,制订出台《金华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支持金华猪(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文件;编制《金华火腿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报告》,修订GB/T 19088-2008《地理标志产品 金华火腿》国家标准;成立金华火腿学院、金华两头乌遗传与改良重点实验室,积极引导企业构建以高端发酵肉制品为引领的新产品体系;建设集地理标志文化、行业交流、科教实践、旅游观光、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金华火腿博览馆、世界火腿博览馆、金华火腿非遗馆、金华火腿主题公园,加快推进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3年金华火腿产量450万只,产值25亿元。其中,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年产火腿380万只,产值21亿元,占金华火腿行业年生产值的84%。


“常山胡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常山胡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于2022年获批筹建。近年来,常山县抢抓机遇,始终坚持高站位引领、高标准支撑、高效率服务、高水平护航、高层次宣传,深挖常山胡柚“知产果”转化率,扩大常山胡柚“品牌果”美誉度,走出一条地标富农、产业共富新路径。目前,常山已建成太公山、兰家山等5个核心基地2000亩,示范基地10000亩,胡柚种植总面积达10.6万亩,年产量14.5万吨,开发胡柚汁、胡柚膏等产品100余款,全产业链产值超45亿元,带动全县10万从业人员增收12亿元以上。


“大陈黄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纵深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通过政策规划扶持、质量标准提升、品牌产业延伸等举措,同心聚力推动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大陈黄鱼产量从2021年的6000多吨增产到2023年的9245吨,产值超10亿元。2023年,大陈黄鱼入选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获评省首届知识产权奖三等奖,在《启航2024》央视跨年晚会上被众星多次推介。大陈黄鱼先后获评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连续多年获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庆元香菇是我国最早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食用菌品牌。庆元县积极探索跨省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模式,构建“大保护、严保护、同保护”地理标志保护格局。以技术赋能,成立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强化李玉院士工作站、浙江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以数字赋能,搭建“香菇云”平台,促进使用主体信息、专用标志使用、产业产值数据互通共享;以金融赋能,推进地理标志增信授信、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30亿元,助力“知产”变“资产”;以文化赋能,建设庆元香菇博物馆、庆元香菇小镇,举办“庆元香菇文化节”等,基本形成“全球香菇看中国、中国香菇看庆元”的社会共识,全面推进“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县食用菌相关企业、合作社377家,从业人员约4万人左右。其中鲜香菇产量78800吨,产值46330万元。


“绍兴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2023年12月,绍兴市越城区成功获批筹建绍兴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是浙江省首个酒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也是绍兴市首个批准筹建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该区一体推进黄酒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在立法保护、企业整合、工艺精进、产品创新、宣传营销、文旅融合等方面综合施策,全力推动黄酒产业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截至目前,越城区(含滨海)共有黄酒生产企业26家,有11家企业获准使用绍兴酒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并实际投入生产,占全市绍兴酒地理标志产品产值的64%,产值已达26.5亿元,较之获批筹建示范区前增长6%;全区发展原料基地2万余万亩,带动约1.2万户农户增收。


“惠明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惠明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是景宁县域主导产业,先后荣获全国名茶、中华文化名茶、浙江省十大名茶等。近年来,景宁县纵深推进地理标志保护,统筹书写“以文兴茶、以智强茶、以茶富农”文章,加强顶层设计保障茶产业发展,推广数字茶园、数字茶厂、数字监管提升茶品质,加强监管执法保护惠明茶品牌,推进茶叶与畲族文化、禅茶文化、旅游、民宿、直播跨界联合提升品牌效应,惠明茶产业2023年产量3809吨、产值6.74亿元,惠及4万多畲乡人民,品牌价值28.27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惠民茶”。


“衢州椪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近年来,衢州市扎实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将衢州椪柑地理标志产品(商标)的扶持和发展纳入省市场监管局与衢州市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强市合作共建项目,共同推动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组建“区域品牌+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宣传模式,参与多场三衢味品牌全国营销推广活动;修订《衢州椪柑生产技术规范》《柑桔的“三疏一改”技术操作标准》等省、市地方标准。依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团队技术支持,创建国家级椪柑良种繁育创新中心,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无核椪柑研究示范基地。目前,衢州椪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共有市级柑橘精品园33个,2023年全市椪柑种植面积16.9万亩、产量23.51万吨,占据衢州柑橘总产量的56.92%。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建设情况


“嵊泗贻贝”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嵊泗贻贝”集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一体,2024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近年来,嵊泗县将贻贝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富民产业加以扶持,围绕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健全嵊泗贻贝保护制度体系,强化嵊泗贻贝特色质量保证控制,加大嵊泗贻贝保护监管力度等品牌保护措施,打造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保护体系,促进海岛地理标志产品发挥共富效应,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嵊泗贻贝养殖面积3.14万亩,2023年产量23.3万吨,产值10.7亿元,出口量首超1亿元。


“里奥哈”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青田县素有“华侨之乡”的美誉。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汇聚70多个国家10万多种商品,世界红酒中心签约入驻葡萄酒品牌2319个、国外酒庄638家,其中有43家企业经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清单中的46个欧盟地理标志产区葡萄酒。依此基础,青田县以西班牙“里奥哈”葡萄酒为单品试点,率先探索在《协定》框架之下欧盟地理标志产品在中国的保护体系,建设全国首个集项目推介、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普宣传、展示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保中心。通过构建和完善“一码”追溯体系、“1+N”展销体系、高效保护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文旅融合体系等,全力夯实地理标志基础保障、强化质量保证,提升地理标志产业链,激活山区共富引擎。


近年来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把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列为重点工作任务,以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地理标志全要素保障、全方位保护、全产业链提升的富农新路径,推动建设市场规范有序、产业发展有为、农民增收有感的乡村振兴图景。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理标志581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达到3000家,惠及农户达12万户。


信息来源: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